1发布 · 2020-03-25 10:00 336
在线教育的出现,极大地重塑了教育模式,让知识更加普及化,多元化
疫情当前,所有的线上行业集体迎来发展小高潮,在线教育行业自然未能免俗。大部分人不断宣扬在线教育本身的优越性和实用性。但在笔者看来,在线教育本身具有的独特长处和缺陷,让其并无法在当前环境下完全取代线下教育,而更应当向着同线下教育相融合相补充的方向发展。本文中笔者将梳理在线教育的发展经过,行业概况,以及疫情中在线教育暴露出的问题以论证该观点。
在线教育的历史
在线教育指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学习方式,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同历时千年的传统学堂式书本式教育相对,在线教育至今仅走过半甲子光阴,其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同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步,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互联网带宽的改进,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实时化、独立化、和平台化三大特点。
一、实时化
互联网技术使得知识传授不仅仅依托于事先录制或准备好的教案,课件,使得以直播形式为代表的实时授课方式成为可能。这也使得在线教育模式成为了可快速更新迭代知识的教育模式。
二、独立化
独立化的含义有二。其一为在线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的独立化。老师和学生不再同传统课堂一样建立无法互相选择的联系。在线教育将众多教育资源集中,给予老师和学生独立双向选择的机会。老师制作课件,学生依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另一层含义为产出内容的独立化,老师无需再依据传统教材和既定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自身希望传授的知识进行教学,这一份独立化尽管有造成在线教育内容驳杂化的可能,但更多时候是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内涵。丰富的知识内容,随时随地寻找自己想学习的内容也是在线教育受人欢迎的重要原因。
三、平台化
在线教育抛弃了传统教育中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的集合教育模式,摆脱了特定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桎梏,在线教育目前更多以知识集合平台的模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平台的使用者并非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知识搜寻者和心怡知识的学习者。
可以说,在线教育的出现,极大地重塑了教育模式,让知识更加普及化,多元化。以网络为媒介的模式摆脱了线下教育重资产投资的限制,让知识的创造、传播和盈利都变得更为简单。在线模式从双向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成本。课程的可复制性令获取知识所需支付的费用减低,更多的人愿意以此方式为知识付费又助推生产者收入上升和创作意愿增强。2018年全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超3480亿元,成为一大新兴产业。
在线教育的产业组成
大部分人对于在线教育的认知可能局限于新东方、掌门教育、精锐教育等等相对较为著名的线上课堂,或喜马拉雅、简书、小红书等知识分享或知识付费平台。然而在线教育可涵盖的内容和产业比上述内涵广泛许多。
因此,在线教育的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在线硬件提供商→软件平台开发商→教学内容提供/师资→知识付费者,以上产业链中不同的模块对应在线教育不同的营收模式。
以上运营模式决定了在线教育的营收取决于硬件水平,平台使用程度和内容精品度。而这三点亦是笔者目前认为在线教育存在的困境,若不解决以下困境,纵然面对疫情,在线教育获得短期的营收机会,亦不过是从线下教育情非得已时所获得的分流红利,并非真正受到所有消费者认同,市场认同的教育模式。下文将分点阐述疫情中爆发出的在线教育三个重要营收点中存在的问题。
在线教育现存亟待解决问题详述
疫情期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同时以新东方为首的民办教育开始向民众免费开放在线课程,这场往往被视为线上教育的狂欢盛宴却恰恰暴露了当下线上教育仍然存在的问题。
1.硬件方面
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2.85万人。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机构的硬件条件能容纳大规模的人群同时上课。高校复课之后,均出现学生涌入过多导致平台或网站间歇性崩溃的情况。超星总裁马若龙也表示,纵然已经做好了扩容和各种紧急预案,超星学习通于2.17日超过1200万师生同时涌入,还是停摆了将近半个小时。
正由于目前并不存在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公司拥有完全充裕的硬件实力应对所有的在线教学需求,才导致大部分的学校往往会选择多管齐下的方式进行在线教学,即使用不同类型的在线平台。但使用在线平台也为师生间沟通,学校监督,课程反馈等线下课堂看来不构成问题的事项带来困难。2月17日开始,伴随诸多高校亦开启了线上授课,硬件方面的不足更加暴露出来。
找不到群的同学以及找不到同学的老师(截图自朋友圈和学校官方账号)
可能会有读者存在如下疑惑,中小企业的授课平台,似乎并不需要像超星一样承受大规模的流量冲击。诚然,中小民营企业的硬件需求相较于超星是小巫见大巫,但硬件需求并不是单向的。企业提供知识平台或工具需要相当的带宽和数据库支撑,但是作为消费者的接收方亦需要硬件支持以享受相应的顺畅服务。
根据艾媒咨询统计结果显示,当前主流的线上直播课程中,大部分用户认为直播存在卡顿为线上学习的痛点,直播所需的是上传方和接受方都具备相对优良的硬件配置,一方配置不足都会引起体验恶化。
硬件配置问题的双向性其实反映出解决硬件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供给方不断提升硬件能力,亦需要同需求方进行匹配。匹配的角度有二:一方面不能一味追求课程效果的最优化,例如直播类课程不能一味追求高清,更应当从授课角度进行思考,适当增加直播时清晰度的选择,匹配不同配置的终端,同时辅以课件或其他形式防止内容丢失。另一方面则是应当让使用者明确平台的使用方法。目前的平台对师生双方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使用困难,使用上的困难性也会成为阻止线上教育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软件层面
教育类软件,尤其是工具类软件,应当做到专业化。可以看出本次疫情中脱颖而出的大量软件:钉钉、学习通、腾讯课堂、新东方网校等,都做到了很强的专业化。将自身业务范围定位在线上会议、线上教学,功能简约但强大。
专业化的功能除了能让软件本身精耕细分领域之外,对软件带宽需求及背后的数据支持而言也是一种减负。能使软件能具备更强大的服务广度,成为适用度较高的软件。这对于企业或开发团队而言也代表着市场的拓展和营收的增加。
3.课程、教育产品层面
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非技术性问题。而在于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在线教育最难跨越的关卡。首先在于教师资格,在线教育带来的平台化让良莠不齐的资源充斥各类平台,诸多资质较为平庸的教师都可借助平台开展知识输出。同时由于公办教师对外补课禁令的推行,在线教育公司的教师资质无人背书,仅能依靠教师多年的教学成绩来进行衡量。然而在线教育的成绩度量目前更多依仗主观感受和学生信任。最常见的K12教育中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在校成绩变动来衡量老师。缺乏成绩度量最不便的一点为机构没有办法为好的老师打出具有数据可信度的招牌。尤其是新人教师,只能依靠时间堆积自身的名望,这对于行业的更新换代而言并非益处。
但从另一角度而言,知识内涵本身的差异性也是影响线上教育信任度和消费者体验的重要原因。往往同质、基础、入门类型的知识,如小学初中初步课内数学,编程算法入门,初级资格证考核等课程,传授的知识较为初步和容易,且面对的考核较为统一,此类课程成为线上课程后,不同的教师彼此竞争,分割现有市场,消费者对于此类教育的教师选择不会过于挑剔,然而对于其它竞赛类或素质类的教育,教师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格外影响两者间的选择。
综上,在线教育课程类产品必然面对分化的局面,简易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分离。普世性和简易化的课程由平台整合提供,而个性化课程若没有统一的被消费者认可的行业标准出现,会一步步集聚在当下的教育大头之中。借其名,扬其帆。
4.社会观念
在线教育目前尚未成为被所有人所认同的教育模式。教育毕竟是双向的工作,不仅仅要有上述三点保障在线教育产品的质量,还需要学生的素质匹配相应的水平。传统的线下教育在强制性的同时其实也保证了学生必然的接受性(尽管可能不学习的人仍旧,但是终归会在学校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而线上教育存在更多耍滑和避课的可能性,孩子为主的群体对学习普遍具备抗拒性的情况下(钉钉,腾讯课堂各大网站拼分暴跌以致开发团队在线发视频自黑求饶),网课并非施行普惠性教育的最优方式,仅能作为非常时期的过渡手段使用。同时,网课以目前的教学能力还很难营造和线下课堂一样的学习氛围,提供便利的师生,生生间沟通渠道。但这并不是说在线教育就不存在优势,面对有较强学习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学生和成年人,在线教育知识易得,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就可以得到更好彰显。
写在最后
总结来说在线教育作为一种较为前沿的教育模式,其本身在技术、平台、产品、用户匹配方面都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纵然本次疫情令线上教育呈现短期火爆的局势,但是火爆局势中,免费供课部分并不带来营收,使用线上教学更是不会持久的情非得已。疫情退去,线上教育必然会逐渐从风口退出。但是本次疫情中留下的体验可能并不会轻易磨灭,今后的趋势必然是市场的进一步分化,线上和线下进一步融合但又各司其职。线上司掌个性、自由和自律,线下专控氛围、普惠和他律。或许在5G、VR等增强课程体验的技术逐渐完善和投入实际运用,并且随着人们对线上教育的适应度不断提高之后,线上教育会迎来比本次疫情所带来的更好的发展。
FABIE观察 | 后疫情时代助推生物医药逆势上扬
2021-06-17 09:57
6月15日开幕!盘点国际在线产业对接会10大外方头部企业!
2021-06-08 18:00
“学党史,守初心” | 天安数码城集团与福田区科创局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
2021-06-01 09:32
无锡天安智慧城《创业天安汇》企业家专访栏目 | 第五期
2021-05-17 09:23
常州天安数码城《创业天安汇》企业家专访栏目∣第七期
2021-06-23 09:42
号外:天安汇知识产权小程序正式上线啦!
2021-06-25 09:31
报名通道已开通!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女性科技创新大赛邀请您报名!
2021-06-25 09:43
FABIE观察 |浅析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装备的发展
2021-05-08 09:15
壹发布致力打造产业园区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平台打通线下需求,助力个人、项目和企业实现与产业、资本、信息等要素的对接和实时流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
电话:0755-83438688
邮箱:operation@1fabu.cn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本站由阿里云提供计算与安全服务 Copyright© 2019 深圳市壹发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粤ICP备15084532号-1
移动网站
公众号